Click here to get a hard copy of this book
战国后期,秦国最强。秦王得知赵王得到一块叫“和氏璧”的宝玉,传话给赵王,说愿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。赵王左右为难,不知如何答复秦王:答应吧,怕上当受骗——给了和氏壁,拿不到城;不答应吧,又怕得罪秦国。于是,赶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。
大臣们也没有好办法。有人提议,蔺相如见多识广,有勇有谋,可以听听他怎么说。赵王请来了蔺相如,并亲自向他请教。蔺相如说:“秦强赵弱,凭实力,我们不答应不行;秦以十五座城换块玉。也算慷慨.并末亏待赵国,若不答应,过错在赵;若将和氏璧送去,秦不交出城来,那么错就在秦了,。因此我们只有送和氏壁。赵王说:“那就请先生即刻动身前去磋商。〞蔺相如说:“大王派我去,是我的荣幸。此去秦国,秦若是交了城,我便把璧留下;不交城,我一定完璧归赵。”
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,转达了赵王的问候,把玉献给了秦王,秦王对着和氏壁左看右看,爱不释手。蔺相如等了半天不见秦王提换城之事,心想果然是个圈套,可璧在秦王手里,怎么把壁拿回来呢?左思右想之后,他对秦王说.“这璧有点儿小毛病,请大王把壁归还于我,我指给大王看。”秦王把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从容地站在殿中央,手抱和氏壁说:“大王派人到赵国,说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壁。赵王派我将璧送来。可大王你好像并没有兑现的诚意。如今璧在我手里,想不交城拿走璧,那是妄想。〞蔺相如发誓,如若逼他,就将自己的头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,秦王看到的将是他的尸体和破碎的玉。秦王连忙说:“别误会,我怎么会撒谎呢?”忙命大臣拿出地图,把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。蔺相如还是不敢相信秦王,说:“赵王送璧之前,举行了隆重的仪式:沐浴更衣,戒掉荤腥,只吃素食,以示庄严。我并非无理取闹,也不是冒犯大王。大王如真心换壁,亦请举行同样的仪式,我才敢把壁献给您。”
秦王想,壁都到了我这儿,我还怕他跑了不成?就说:“好,就依你。〞蔺相如回到住处,立刻派人打扮成商人的模样,偷偷越过边境,把璧送回了赵国,并嘱咐身边的人,不可泄露秘密。五天后,秦王率领众臣,准备接收和氏璧。蔺相如镇静地对泰王说:“秦国仗着国力雄厚,一贯霸道,不讲信用,声誉不好,事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,今天,我怕大王您不履行承诺,已经把壁送回了赵国。〞秦王听后大怒,说:“我堂堂秦王,还会骗你不成?你这不是歪曲我的意思吗?”
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:“众所周知,秦强赵弱。天下只可能强国欺负弱国,不可能弱国压迫强国。大王真要那块壁的话,不要光口头说,请先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,赵得到十五座城,绝不敢不把壁交出来。
秦王听蔺相如说得在理,只得装出一副高姿态说:“不就是一块玉嘛,泰赵两国总不能为这点儿小事闹出隔阂,再起争端。”
蔺相如归赵以后,秦国再也没有提过以城换玉的事情。
①完璧归赵:璧:一种玉器,扁平,圆形,中间有孔。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83年,经过如课文所述。此后汉语中就有了“完壁归赵”这个成语,比喻将物品等完好地归还原主。
改编自《学圣人 悟做人》文章《完壁归赵》编著:欧阳敏
Click here to get a hard copy of this book